解放军报特刊 |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来源: 解放军报 综合作者:魏希楠 君 潭 2025-09-25 15:21

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

——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

■魏希楠 君 潭

习主席指出:“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光明与黑暗、进步与反动的大决战。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彻底改变了世界的走向,成为人类历史上的关键一步。

“战争是一面镜子,能够让人更好认识和平的珍贵。”我们要以史为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牢记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不忘战争,是为了维护和平。”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1945年9月2日,这是被载入史册的一天。泊于日本东京湾的密苏里号战列舰上,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完成签字,时间正是9点18分。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赢得了最终胜利。

胜利来之不易,和平理当铭记巨大牺牲。法西斯主义势力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世界带来巨大灾难,给人类文明造成空前浩劫。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战火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0亿人口卷入,军队和民众伤亡超过1亿人,其中中国伤亡人数超过3500万。这些牺牲,不分种族、不分国籍,共同指向同一个目标——击败法西斯暴政,捍卫人类的自由与尊严。历史表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绝非历史的偶然,胜利的背后是数亿人的牺牲与抗争,是人类文明在血火中对自由与尊严的誓死捍卫,是无数平凡生命的非凡奉献所铸就。正是这样的巨大牺牲,让人类深刻认识到和平不会从天降,须用勇气和牺牲去争取,须用抗争和坚守去捍卫。

秩序不是自然的馈赠,而是人类理性的抉择。西方有个流行的比喻: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上半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下半场,中间20多年是“幕间休息”。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经历,让人类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找到持久和平之道。成立反法西斯同盟,共商成立联合国,共同制定联合国宪章,通过用国际秩序与规则的约束来限制战争的冲动,通过合作共赢的制度设计来制约战争。二战的胜利,不仅终结了法西斯主义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更在战争废墟上催生了一系列重塑国际秩序和世界格局的伟大成果,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支撑起世界的稳定与繁荣,开启了世界各国共建和平、共谋发展的新篇章。今天,个别国家大搞本国优先、强权霸凌,企图以单边主义取代多边主义,以所谓自定规则取代战后国际秩序。国际形势越是变乱交织,我们越要坚持和维护联合国权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持续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战争幽灵并未远去,法西斯主义风险犹存。当年,为了转嫁危机,以德国纳粹党和日本军国主义为首的法西斯,先后在亚洲和欧洲形成了两个战争策源地,并点燃了法西斯侵略的战火,把民族奴役、恐怖统治和种族灭绝政策强加于亚洲、欧洲以及其他地区的国家和人民身上,妄图依靠武力称霸世界,把世界拖进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法西斯军队所到之处,不仅带来无数家庭破碎,更带来人类文明的毁灭。历史证明,只要法西斯主义意识形态存在,战争的幽灵就永远不会消散。当前,在一些国家,法西斯主义企图借尸还魂,以新的形式和面貌复活,煽动民族仇恨、制造社会对立,使得世界再次面临战争的风险。光明每前进一分,黑暗便后退一分。维护和平与正义,就要将反人类的法西斯主义战犯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反对一切形式的法西斯主义,这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守护正义。人类今天的和平发展,是在二战胜利成果、战后国际秩序这个基本前提和基本框架中建设起来的。离开这一前提和框架,得来的不会是和平希冀而只能是战争危险。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不应是抽象的历史符号,而应是保障当前世界和平发展的生动实践。令人遗憾的是,在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的今天,一些国家总是想给二战历史记忆贴上封条,突破战后的各种国际规则和制度;一些人总是无视铁的二战历史事实,试图用历史服务地缘政治斗争的现实需要,恶意虚无历史、篡改历史。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只有当战争记忆突破狭隘的国界桎梏,转化为人类共同的反思时,才能真正构建起防范历史悲剧重演的精神防线。我们要大力弘扬正确二战史观,坚决捍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决不允许否认和歪曲侵略历史,决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

“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025年的秋天,从天津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到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两个举世瞩目的“中国主场”从历史与现实的辉映中回应“世界之问”。

当今世界并不太平,正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冷战思维沉渣泛起,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大国博弈竞争加速升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甚嚣尘上,民粹主义抬头趋势明显,非传统安全挑战持续上升。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带来的竞争空前激烈,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技术加速发展,在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赋能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难以预知的风险挑战,对各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将重塑全球安全格局。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概念,以“去风险”为名行“脱钩断链”之实,破坏国际经贸秩序和市场规则,危害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阻塞国际人文、科技交流合作,给人类长远发展制造障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无减,全球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显著增加。很显然,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多重矛盾风险盘根错节,人类社会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关键抉择,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历史关头富有远见的洞察,能为整个人类赢得未来。人类和平与发展关键的转折往往只有几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是我们必须答对的考卷。两次热战、一次冷战殷鉴不远,为一己之私搞阵营对抗、零和博弈没有前途。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面对愈演愈烈的全球性危机,没有谁能独善其身,也没有谁能包打天下,只有同舟共济、团结协作,才能跳出战争与和平、繁荣与衰退、秩序与混乱的历史周期。习主席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就是为了破解难题,以公平正义为理念积极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和平发展超越冲突对抗,以共同安全取代绝对安全,以互利共赢摒弃零和博弈,以交流互鉴防止文明冲突,以生态建设呵护地球家园,为国际关系理论开辟了崭新范式,也为全球治理改革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安宁和睦、繁荣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和追求,各国已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才有未来。

光明不会自动到来,未来需要携手开创。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类发展进步的大方向、世界历史曲折前进的大逻辑没有变。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当今世界发展趋势和面临的重大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要为持久和平凝聚更大合力,关键是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要为普遍安全创造有利环境,关键是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坚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家间分歧和争端,重视彼此合理安全关切,反对肆意扩大军事同盟、挤压别国的安全空间。要为共同发展注入更强信心,关键是引导维护全球化正确方向,反对脱钩断链、“小院高墙”,抵制保护主义、单边制裁,推动构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要为文明互鉴提供不竭动力,关键是坚持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价值观不应当成为政治工具,更不能变成对抗武器。以人类前途为怀、以人民福祉为念,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永远是世界的和平力量、稳定力量、进步力量。”

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联合国总部,中国政府向联合国赠送的“和平尊”正安放在那里。“和平尊”不仅表达中国对联合国的重视支持、中国人民对联合国的美好祝福,更传递了中国和中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图共赢的愿望和信念。

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中华民族历来爱好和平,从“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处世原则,到“天下太平”“共享大同”的社会理想;从“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担当,到“国虽大,好战必亡”“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中国人民对和平、和睦、和谐有着一以贯之的追求。“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饱受列强侵略之害、饱经战火蹂躏之苦,特别是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侵略行径、令人发指的屠杀罪行、野蛮疯狂的掠夺破坏,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灾难。中国人民在烽火中淬炼成钢,于绝境中向死而生,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尤为懂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致力于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以务实行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一个个闪耀着中华和合文化智慧光芒的中国理念、中国倡议、中国方案,因其胸襟、格局、担当之大,而更加凸显时代价值。

和平是中国发展的鲜明特征。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没有主动挑起过任何一场战争和冲突,没有侵占过别国一寸土地,中国人民从来没有欺负、压迫、奴役过其他国家人民,是唯一将和平发展写入宪法和执政党党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大国。中国始终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坚定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石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真诠,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答案,从积极参与全球安全治理,加强国际安全合作,坚持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共赢而非零和,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维护国际规则和秩序,中国始终把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我们绝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也绝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而是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

和平是中国担当的时代贡献。和平是需要争取的,也是需要维护的。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军队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那种渲染“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如果不是无知,就是别有用心。中国以实际行动维护世界和平,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第二大维和摊款国和会费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维和行动出兵国。中国军队认真践行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忠实履行维和使命,累计派出维和人员5万余人次,17名中国维和官兵在执行任务中献出宝贵生命……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彰显了和平之师、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形象,已经成为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关键因素和关键力量。事实表明,中国发展得越强大,中国军队越强大,制约战争的和平力量就越有力,世界和平与发展就越有保障。我们要全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加紧锻造更强大的能力、更可靠的手段,时刻准备为正义而战、为和平而战、为人民而战,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

正义的信念不可动摇,和平的期盼不可阻遏,人民的力量不可战胜!

一个从战火硝烟中昂首走来、在和平建设中飞速成长、在改革开放中奋进腾飞的东方大国,正以强烈的民族自信与人类担当回应着时代召唤——

“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版式设计:方 汉、杨 磊、贾国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