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持续深入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
■夏文祥
全面加强军事治理是我们党治军理念和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战略要求,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快先进战斗力建设,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把握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的战略意义、逻辑链路与实践要求,不断强化使命担当,以高水平治理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
一
治理水平决定发展质量,治理现代化关乎强军进程。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是源于时代形势、基于现实需要、着眼于未来发展作出的战略抉择。我们要认清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的时代要求,以军事治理新加强助推强军事业新发展。
应对复杂安全挑战、履行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的迫切要求。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国博弈日趋激烈,我国安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叠加,新兴领域安全风险日渐突出,发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风险显著上升。人民军队肩负着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使命任务,必须能够有效应对多元复杂的安全威胁,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只有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提升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增强识变应变求变能力,做到在复杂多变的战略环境中保持战略定力,在多种安全威胁叠加的态势下作出科学决策,在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下实现快速响应,才能确保人民军队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
破解我军建设深层次矛盾问题、实现提质增效的内在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不断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军队体制一新、结构一新、格局一新、面貌一新。但也要清醒看到,制约我军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有些问题仍然在影响军事系统运行效能和建设质量,阻碍人民军队战斗力的提高。唯有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统一,持之以恒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推动资源配置从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力量运用从分散化向体系化转变,管理模式从经验型向科学化转变,方能有效破解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问题,持续提升军事系统运行的质量效能,为推动我军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
抢占军事竞争制高点、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新军事革命浪潮澎湃,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智能化演进,对军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与此同时,军事竞争日趋激烈,抢占军事竞争制高点,比的是背后的体系、制度、管理,拼的是看谁更具有适应性和变革能力,更能够凝聚国家意志、更高效运筹国家力量和资源等。世界一流军队,必然具备一流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只有率先实现军事治理现代化,建立起符合现代战争制胜规律、充满生机活力的军事治理模式,统筹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军事人员现代化和武器装备现代化,才能在激烈的军事竞争中赢得先机、掌握主动,从而把握未来战争主动权。
二
深入理解高水平治理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是有效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的基本前提。二者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如车之双轮、鸟之双翼,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唯有准确把握其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才能避免在实践中将高水平治理与高质量发展割裂开来,真正形成以治理促发展、以发展带治理的良性循环。
高水平治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和保证。治理体系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决定着高质量发展的实现程度。一个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治理体系,能够明确发展目标、优化发展路径、规范发展过程。我军高质量发展实质上是一场冲出俗套旧窠、摆脱路径依赖的深刻军事变革,必然会触及原有的思维框架和利益格局。高水平治理能够通过前瞻性的顶层设计和持续性的改革创新,建立完善的法治体系,形成稳定的制度环境与规则框架,为高质量发展扫清体制机制障碍、持续注入动能,确保各项建设在法治化、规范化、精细化的轨道上运行,从而保证发展的高质量和高效益。
高质量发展为高水平治理提供资源和动力。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本身会不断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要求、带来新挑战,推动治理理念、模式和手段的革新。随着军事技术不断发展、作战样式持续演进、力量结构优化调整,必然会要求军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同时,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战斗力提升、资源积累和人才优势,也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优化升级提供了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可以说,没有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治理就缺少了方向目标,失去了持续提高的动力和支撑。这种由发展带来的需求牵引和条件支撑,使得更高水平的治理成为可能和必要,形成了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的良性驱动机制。
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相互促进迭代跃升。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催生更高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又检验和推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构成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每一次治理创新都可能带来发展模式的突破,而每一次发展跃升又会倒逼治理能力的升级。在这种动态的、持续的相互促进中,内因与外因互动,治理体系与发展实践不断调适、优化,从而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不断解决矛盾、突破瓶颈,最终实现整体性、革命性的跃升。
三
蓝图已绘就,关键在落实。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责任和使命,需要全军上下共同努力,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持续用劲、久久为功。
坚持政治引领,把牢治理方向。在持续深入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中坚持政治引领,是确保高水平治理和高质量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方向,避免出现方向性、原则性错误的根本保证。强化理论武装,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将其作为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的根本遵循,确保治理理念、决策和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的决策部署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完善制度体系,健全完善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一系列根本原则和制度,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要求融入和贯彻到军事力量运用、军事力量建设和军事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实践当中去。纯正政治生态,不断加强军队党的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为高水平治理的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政治支撑和组织保证。
聚焦胜战打赢,立起治理靶标。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战斗力标准是军队建设的唯一的根本的标准,是检验我军治理水平的刻度尺,也是我军高质量发展的终极指向。只有将出发点和落脚点置于提升核心军事能力上,军事治理工作才不会偏离主线,才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增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动力活力,把治理效能最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打赢能力。立起打仗标准,将战斗力标准贯穿于军事治理的全过程、各方面,牢固确立备战打仗的“指挥棒”地位,确保资源、力量、要素向备战打仗汇聚,构建起以战领建、抓建为战的治理导向和工作机制。优化指挥流程,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围绕未来作战需求持续深化指挥体制机制改革,提升指挥效率和应变能力,确保指挥更高效、力量更协同、行动更精准。深化实战实训,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和艰苦严格的训练中检验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适应性和有效性,通过复盘检讨、问题倒逼,不断发现短板弱项,使治理水平在服务备战、保障打赢中得到实质性提升。
强化创新驱动,激发治理活力。创新是提升军事治理水平的源头活水,也是驱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推进军事治理现代化,是着眼处理复杂军事系统问题而进行的一场治军理念方式的深刻变革,只有以改革创新的办法解决遇到的矛盾问题,才能切实以高水平治理推动国防和军队现代化以更优策略、更高效益、更快速度实现跨越式发展。强化科技赋能增效,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军事治理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高水平提升军事治理效能。深化改革攻坚,勇于突破思维定势和利益藩篱,持续推进国防和军队改革,优化军事力量结构和规模结构,创新军事政策制度,着力破除制约联合作战和战斗力生成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创新动力,建立健全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营造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浓厚氛围,充分激发各级组织和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推动军事治理现代化的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国防大学军事管理学院)
